
一、基本简介
航天测试技术及仪器研发中心(以下简称研发中心)主要从事航天测试设备和仪器的研制、生产和维护;配置了现代电子仪器、信息采集及处理技术、智能诊断和预测理论基础研究、应用研究和开发调试空间。中心建立于2012年,与北京航天控制仪器研究所、航天恒星科技有限公司、北京卫星制造厂长期合作,研制产品有捷联系统测试设备、基于PXI多隔离模拟采集卡、PCI多通道隔离脉冲计数卡、加速度计半球动压马达跑合监测系统、电机长期通电跑合测试系统等定制仪器与自动测试系统。
一、科学研究
1、科研条件
依托河北省重点发展学科“信号与信息处理”、“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”平台等资助经费,以及与航天合作项目经费,积累了各类测试技术研究仪器设备达到省内先进水平。
2、科研工作思路

3、应用研究
弹载惯性导航、陀螺及加表马达、卫星电源等电子装备系统的系统集成测试技术、测控及信息处理技术等。
4、工程化研究
军品级测试设备开发技术、电子装备可靠性设计及分析、电子装备安全性设计及分析、电子装备可维护性设计及分析、电子装备工艺设计及分析等。
三、科研成果
1、通用化工艺装备模拟量采集及控制的研究
l PXI接口总线
l 24路通道间隔离、被测产品隔离
l 单通道采样率≥1MHZ
l 输入范围0-40V
l 8路28.5V开关量隔离输出
l 数据处理、显示、存储和输出

2、专用同步16路脉冲惯组测试采集卡
l PCI接口总线
l 16路光耦隔离,32位计数
l 测量精度: > ±(1us/门控时间)×被测频率
l 频率范围0.01HZ-20MHZ,±24V
l 频率稳定度<0.5ppm
l 边沿触发、电平触发
l 测量闸门时间1us-400s

3、捷联系统测试设备
l 兼容三种型号惯导测试
l 16路脉冲隔离同步计数,频率范围0.01HZ-20MHZ,频率稳定度1ppm
l 电源输出20-36V,8A和35A
l 16路16bit模拟采集
l 5路温度±0.2℃采集
l 数据处理、显示、存储和输出

4、陀螺(加表)马达跑合监测系统
l 同时测试10个马达
l 1KHZ三相方波电源输出
l 10路马达相电压,线电流,三相有效功率,频率
l 10路马达供电控制,警报
l 数据显示、存储和输出

5、捷联测试系统组合测控柜
l 兼容三种型号惯导测试
l 16路脉冲隔离同步计数,频率范围0.01HZ-20MHZ,频率稳定度0.5ppm
l 电源输出20-36V,8A和35A
l 16路16bit模拟采集
l 5路温度±0.1℃采集
l 数据显示、存储和输出

6、电机长期跑合监测系统
l 同时测试10个马达
l 500HZ、1KHZ 、2KHZ 、5KHZ三相方波电源输出
l 10路马达供电控制,警报
l 8路温度测试,±0.5℃
l 数据显示、存储和输出

7、交流电压、电流变送器
l 电压量程0-100V,带宽20kHZ
l 电流量程0-500mA,带宽20kHZ
l 满量程精度0.5%
l 电气隔离
l 输出±5V
l 供电24VDC±10%

三、教育教学
至2013年至2016年,研发中心教师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、河北省职业技能大赛、挑战杯、全国信息技术大赛等比赛,获得省级以上荣誉20多项。采用科技竞赛和项目任务驱动进行管理和培训,学生部分创意成果通过知行创客空间平台进行推广,目前正在建设中。
学生实践作品展示:

三、管理建设
1、团队建设
研发中心经过近五年的发展,建立包括教师、硕士生、本科生、行政管理人员在内的20余人的科研与教学团队。以自主培养为核心,辅之以必要的、多渠道、多层次的人才引进。多途径提升团队成员个人和团队群体的综合素质,培养个人及团队的教学、科研和创新能力。塑造严格质量意识,培养科教兴国意识,保持竞争能力和效率,成长为一批能够培育电子工程师高级应用研究人才的教育研发团队。
2、管理建设目标
科研标准化、流程化的规范管理体系“质量永恒,技术至上,追求完美,精益求精”的科研理念;强化教师的“师德、责任与义务”,工程应用反哺教学;学生培养项目任务驱动,参与实际工程应用。
四、资质体系
2016年通过军工产品质量管理体系(GJB9001-2009)认证
2013年通过二级保密资格单位审查
五、文化生活
研发中心一直积极开展师生的课余文化生活,在紧张忙碌的学习工作之余,开展有益的健康文体活动,既舒缓了师生们紧张工作压力,又增加了身体素质、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,同时成就了团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。
